门诊中我们常遇到因下肢水肿来就诊的老人,该如何来判断病因并治疗呢?简单说些判断方法供病人参考,这样也利于提高就诊效率。
一、水肿的辨别及成因1短期突然出现的下肢水肿,多见单侧下肢水肿,如小腿部皮肤紧绷、水肿并伴有红肿热痛的表现时,多考虑为丹*或急性蜂窝组织炎。进一步查血象,了解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积极予以抗感染的治疗。如果单侧水肿,伴肿胀的下肢胀痛明显,皮肤温度升高,但皮肤颜色无发红而多显苍白,行走时疼痛加重时,需考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一步查下肢血管超声,明确血栓后,可行静脉溶栓治疗。超声检查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若同时伴有乏力、消瘦、腹胀等,需考虑有下腔静脉阻塞可能,查肿瘤指标、腹部CT、必要时行下腔静脉造影。
2糖尿病人因为高血糖容易让自己的血管发生病变,当血管发生病变的时候就会让血管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也就容易导致静脉高压的发生,就容易让下肢水肿发生。
3如果逐渐缓慢出现或加重的下肢水肿(多为双下肢水肿),需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伴随症状和服药情况。有心脏疾病患者在心衰加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多见于踝部,同时伴有气急、胸闷、乏力和活动耐力减弱,应进一步检查并给予相应治疗。
4如果下肢水肿伴有颜面浮肿,同时有高血压、尿液改变(血尿、蛋白尿与管型尿),说明水肿与肾脏疾病有关。既往有肿瘤、肝硬化、营养不良或消化不良等病史,由于白蛋白摄入减少或代谢异常时出现低蛋白血症,也会引起下肢水肿。不过,这样的水肿多为凹陷性水肿,进一步查血清中白蛋白并予以纠正。
5甲状腺手术或甲状腺结节的病人,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机能减退或亢进时也会出现粘液性水肿,颜面部多见,也可见胫前水肿,适量甲状腺激素补充或甲亢的治疗后即会消失。
6此外,药物是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药物都会引起踝部或下肢水肿,老年人服用的药物中较常见的有降压药,比如络活喜、拜新同、代文、科素亚等。
另外,还有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甘草片等。
7老年最多见的下肢水肿往往与静脉瓣功能减退有关,而静脉瓣功能除了与病人的静脉曲张严重程度相关,还与高龄、瓣膜纤维化、血管弹性减弱等因素有关,多表现为久坐、久立或劳累时出现双脚浮肿,但在平卧或休息后可逐渐消失。
二、治疗方法1西医多以利尿剂治疗,长期应用会造成低钾性肌无力、糖、脂、尿酸等代谢紊乱、低血压等。2中医认为,水肿主要是因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职,三脏之中尤以脾最重要,脾虚水湿内停是最常见的病机。老年人由于饮食劳倦,或久病多病,或情志不畅,常致脾气受损。脾属土,喜燥恶湿,司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谷,不能升清降浊,致水湿不得下行,泛于肌肤而致水肿。治宜健脾益气利水。中药常用*芪、*参、白术温运脾阳;茯苓、生薏苡仁健脾燥湿;防己、车前子、泽泻等渗利小便,使湿浊从小便而出,达到益气健脾、利水消肿之功,长期服用亦能补益气血,强身健体。综上所述,下肢水肿可以从是否凹陷、单侧双侧、合并症及药物因素等方面逐步鉴别。以下简单口诀几句,供病友参考:下肢水肿,堵漏常见;
压之不陷,淋巴甲减;
压之凹陷,单侧血栓;
心肾肝病,全身病变;
肿瘤压迫,营养亏欠;
药物损伤,谨记心间。
三、科室特色医院血管外科成立于年,门诊位于门诊楼2楼“血管外科诊室”,实行无假日门诊。血管外科李俊主任为“非遗李氏血管病传承人”,从事普外科专业多年,理论基础知识全面,工作态度严谨,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娴熟的手术技巧,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准确,效果优良,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水肿、大隐静脉曲张、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糖尿病足、丹*及各种顽固性静脉性溃疡等周围血管病。能将外科技术与祖国传统医学紧密结合,注重标本兼顾和长期治疗,为广大患者特别是周围血管病患者在治疗上提供了一条经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的新捷径。
诊治范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隐静脉曲张、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血管炎、糖尿病足、丹*及各种难治性溃疡等周围血管病。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