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知行合一,戈壁四日
TUhjnbcbe - 2021/4/21 23:14:00

4月29日,9-24度,官方28.59公里,实际30.1公里,完赛时长6小时9分.

一到赛场就开心,我是山西人,大风,沙子,满地石子儿是我记忆里熟悉的环境,回到小时候一般自由。离开太久,现在越来越确定,广阔与冒险是我喜欢的环境,阳光海滩微风细雨舒服,但不能让我兴奋。

路况和天气都好,今天不计成绩,体力充足,心情放松,边走边看风景。我记着出发前教练说的话,没到第四天比赛完成,都不能掉以轻心,少说话,少做不必要的动作,节约体力。我清楚自己的体能一般,所以全程低头走路,不说话不拍照,看到摄影师也不抬头。

20公里开始脚涨,起水泡,手肿,腿发酸,都是可以忍受的程度。把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专心听脚步声,其实是行走中的禅修和冥想。日常环境里练习放空非常难,在健身房体力接近极限时能有短暂几分钟心无杂念。戈壁上除了地就是天,耳边都是脚步声,只有一件事就是走路,容易专注,大脑放空,感觉很好。

这也是初学者要去清静的地方禅修的道理,对掌握了的人来说,生活处处是道场,时时可修行。同时与本能和环境抗衡非常难,一开始要给自己创造适宜的条件,逐渐掌握新技能,日后随着能力的增加,再挑战在有干扰的环境。否则很容易就放弃了。

孩子培养习惯也一样,年纪小时候有专门的学习区域,安静的氛围,家长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种子种下习惯养成,以后逐渐自觉,学习变成自发的需求。没有这个刻意培养习惯的过程,以后纠正和重塑习惯,费力费时的多。

我全程的策略都是走前排,落下就马上赶回去。意识到在前面带队比在后面跟,体力上轻松的多。带队的人走的是自己的节奏,跟随的人是变速跑,脑力和体力都消耗。想到刚开始带团队我容易生气和有挫败感,觉得队友跟不上思路或无法执行到位。现在明白我在按自己的节奏走,感觉很舒服,没考虑到后面的人能力怎么样,能不能跟上。与孩子相处也一样,没耐心是因为自己在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忘了孩子原本的节奏就应该是那样。

开始理解《当下的力量》说的“臣服”。在自然中,我清楚的认识自己的渺小无力,知道体能有极限,明白没什么能抗拒和抱怨的。下雨就淋雨,刮风就吃土,摔了跤受了伤,起来继续赶路。生活中,我误以为自己能掌控什么,做了A就要到达B,风和日丽一马平川才正常。遇到挫折意外,浪费时间精力批判抱怨哀悼。而不是即时接受,调整心态,继续前进。

卢队总结征2在九级大风里走了一天的经验,首先正面迎风,不管风多大,要应付的只是正前方这一小段,两边吹过去的跟我无关。第二是有多低把自己放多低,能量全部用在保持节奏前进上。跟生活中多像,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能处理的事,不用想眼前之外有多少困难,想了也没用。站高还是站低是形式而已,关键是在往自己的方向前进,保持自己的节奏。

以前觉得“臣服”,“认命”是消极的生活态度。今天发现,认识到自己的限制,反而轻装上阵。心态归零了,每增加一分都是正面的。接受自己的渺小,我经历的错误和困难,成绩和欢乐,茫茫戈壁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有的意义都是自己赋予的,也只对自己有价值。我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和用怎样的态度走过这段旅程是唯一重要的事。

4月30日,12-25度,官方31.55公里,实际33.5公里,完赛时长5小时57分。

今天的战术是男女各一队,不能拆队,每个人都要拿金牌。出发前我觉得简单。开跑后卢姐跑步的速度比我走路慢,按她的节奏非常难受。心理开始抗拒,这个速度怎么拿金牌,这样消耗体力后面怎么办。事实上跑成了变速,超出去后又慢下来。找不到节奏,心静不了,15公里已经非常累。盐碱地完全跟不上队友,坑坑洼洼又长满坚硬的骆驼刺,稍不注意就可能扭到脚或被扎伤,把我最弱的膝盖和脚踝用到极限,到了补给点,左腿已经不能打弯。

这段路让我明确了几年都没想清楚的问题:找不到节奏,或不能按自己的节奏,非常辛苦。更累的是动作上按别人的节奏,思想上又抗拒,浪费更多能量。再难的路,只看着下一步,一步步也能走出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困难压垮,而是被自己消耗。我过去几年心里想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行动又去满足别人的期望,身心对抗,疲惫不堪。

离开补给点大约10点,天气开始变热。再看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滩,心里出现绝望二字。我尝试跑了两次,都没坚持下去。于是两位队友继续跑步,杨教带着我开始走,还有19公里。我下肢练的少,在今天的地形下彻底暴露。弯曲的山谷,错落的石头阵,大坡度的山丘,每个下坡我都疼的叫出来,脑中反复出现尽快到营地休息的念头。

一心想着终点时,过程就变成没有意义,为了结果而存在,需要忍受的阶段。多可惜,因为终点只有一刹那,人生其实在过程中,不能充分体验过程,其实浪费了大部分生命。

走到山谷,突然觉得跟朋友圈看到的羚羊谷很像,自己在熬的这段路其实就是风景,为什么不用旅行的心态欣赏它呢。这时想起我为什么要来戈壁。是为了每天快点走到终点么,是为了拿奖牌么?不是。我来就是为了体验烈日下行走的煎熬,每一步踏下去的疼痛,如何与疼痛相处,看看极限时的自己。如果满脑子都是快点熬过去,这些体验没有得到,就白来。不忘初心原来是这个意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原来是这个意思。

找回出发的理由后,心中对气温,地形,腿伤的抗拒消失了,后面的路程轻松起来。路上看到几个独行的戈友,很佩服他们。如果没有队友陪伴,我恐怕已经放弃了。刚出发时,我内心不愿降低速度陪伴能力不如我的队友,不相信她能拿到金牌,也害怕消耗自己的体力。自己受伤后,深刻感到有人支持的意义。再想杨教说的,要拿到好成绩必须团队作战,一个人也不能落下,明白了为什么。

团队的领导,不是制定了战略就一马当先的跑在前面,更重要的是确保能力各异的每个队员都能执行,能跟上进度。能力最差的那个人往往决定了团队最后的成果。要理解和带动不同能力的队员,需要很强的实力。因此领导者需要不断自我提升,不是为了让自己的跑得更快,而是要把自己的能力无声的融化在团队中,融化在其他人的表现中。

5月1日,11-22度;官方31.18公里,实际34.5公里;完赛时间6小时4分。第二天的腿伤教给我一件事,逃避疼痛带来更多的疼痛。因为左腿拉伤,后半程力量全部压在右腿。结果右腿膝盖后侧和小腿肿了两个大,比左腿还痛。第二晚在营地我自己没办法坐下和站起来,挪一步想哭。讨论第三天战术,几个人都说保证完赛,没提金牌。我连保证完赛都不敢说。杨教说,明天还是分男女两队,每个人都要拿金牌。女队有伤员,全程快走,11分钟以内就能拿金牌。令仪你有没有信心?他看着我问了两次,我都没回答。

早上我根本没办法自己帐篷里站起来,起点等发令枪时还想哭。今天路程最长路况最多变,却是我最专注的一天。出发后没想腿伤,没想金牌,没想多少配速多少公里,只是本能一般把两条腿交替往前送。当下的力量说,当我们把思维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就给了它更多的能量。不给它能量,它就无以为继。我没有用意志力克服疼痛,而是大脑真正放空,完全忘了腿伤。最后一段为冲金牌我又跑起来,还提速到五分半。

内心的恐惧限制了我们可以走得多远,做得多好,我们经常察觉不到。对教练和领队来说,这是训练少,肌肉力量不够,超强度运动造成损伤。对我来说是可怕的疼痛。无知产生恐惧,知识带来勇气。在路上想到自己应对其他困难的经历,真切感到勇气不是一种情绪,或一种天赋,是实实在在的技能,这种技能需要培养,反馈,提升,需要知识作为基础。

行程中还有几个观察:

1.有人经过我身边时,如果他配速跟我差不多,心中升起竞争心,不自觉地提速想超过对方。看到好几拨戈友,走到并排时就跑几百米,领先了就走,被我们超了之后又跑,反复几次,节奏全乱,比我们匀速走消耗体力的多。生活其实一样,每个人有自己的情况,有人有伤,有人体力好,有人练了一年,有人菜鸟上阵,按自己节奏走就好,竞争心没任何正面意义,只会打乱节奏,让自己更累。

2.我只看帽檐下几米往前走,队友时不时提醒,这边地硬一点好走,那边路线短一点你走那儿。试了几次发现,这样来回切换更累。我要节约的是能量,而不是路程。每个几十米都选择最短路线,综合来看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因为时刻做决策,不断切换路线,更消耗能量。我在想生活与事业上,也应该减少作决策,随心而行,顺势而为。毕竟我们每个决策也就是依据眼前能看到的那几百米,没那么大把握。芒格说一生只要作对几件事就行了。看准时全力出击,没看准时不要无谓消耗。

3.体力充沛时我感觉不到团队的意义。当我团队目标对我有挑战的时候,队友的鼓励,整体士气,有能力的人帮助至关重要。受过挫折的人和一路平顺的人,在人际互动上的差别,大概就来源于前者曾经从需要帮助者的角度看过世界,更有优势把团队带好。合作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能力来源于知识,知识可以从经验中汲取(经验不等于知识)。不存在好的经验与坏的经验,会思考的人,大胆的去扩充自己的经历就是,所有的点日后都会连接起来。

5月2日,4-17度,20.69公里,完赛时长4小时2分。

今天我的体力用完了,两腿打满补丁,出发三小时内吃了两个士力架,一个能量棒,一个能量胶,一块能量饼干。跟队友只重复这句:别跟我说话,我没力气了。路上吉普车开过我想,如果能坐车直接到终点,仍然给我金牌,我会上车吗?我不会。以前我不是没有向往过捷径,这公里让我真正理解,风景都在途中,有趣的就是每一步的体会。

大四时我曾即兴在青旅组队徒步梅里雨崩。没有装备,没有计划,像样的运动经验都没有。最后顺(lang)利(bei)完成三天的行程,每天八九个小时,手脚并用的上山,连滚带爬的下山。如果出发前知道那么辛苦,也许就不敢挑战了。下山后最兴奋的就是发现自己居然有这么大能量。自信心,就是在一次次尝试,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后,越长越扎实。

这次我知道难,不确定自己的体力能撑多久,却为难而兴奋。完赛后的感觉是,我再次确认了自己内心的力量,这个力量从来都在。难与不难,没有自己踏上这条路,不会真正知道。看起来很远的旅程,只踩脚下这一步不难。下一秒走下一步也不难。知道为什么出发,走自己选择的路,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潜力,实现不可思议的梦。

比赛的名字是征3,我没有征服戈壁,也没有征服自己,是完全接受戈壁给我的环境,顺应自己的能力去体验。征2队员遇上大风暴雨,每一天都很难。而我的三天风和日丽,温差不大,才能作为新手安全完赛。天时地利人和,我只是幸运的在其中。拿到三块金牌,我说不出多感谢鼓励我参赛的卢队。最初我报名的只是一天的体验。那天心情不好,回复旦刷了12公里,他说你的体力当正式队员没问题。当时身心俱疲,这句认可种下种子让我在心里开始聚集勇气,踏上未知旅程去挑战自己。

我知道自己每一步的成果都汇聚了很多人的帮助。第一次意识到,一路上听到的每句有心无意的鼓励,都是支持我前行至此的动力。今后要时常反省自己说的话是输出勇气和力量,还是输出限制和质疑。我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那么少,尚不能判断自己是否能做到某事,怎么敢轻易告诉别人不可能。我要把说鼓励的话,传递力量,变成习惯。

爱上运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行合一,戈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