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一周,小刘约了几个朋友到门口的大排档点了几斤龙虾。疫情压抑的情绪,小刘不知不觉一个人就吃了四五斤的龙虾,还喝了点酒。聊完天开心的回到家洗洗睡了,可睡到半夜,小刘感觉浑身瘙痒,皮肤上起了一个个风团越抓越痒越抓越多,不仅浑身痒,眼镜、耳朵、鼻子也都在痒,头疼欲裂……小刘第一反应:肯定是小龙虾过敏了!但是以前吃了都没事的呀?情急之下,小刘起床在药箱翻出一盒抗过敏药,吃下去症状逐渐缓解了。
第二天一早小刘想到昨晚恐怖的症状,想着还是去看看医生吧,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对虾过敏,以后都不能吃了?医生根据小刘的描述怀疑是“组胺不耐受”所致,但小刘执意要进行过敏原检测,检测后虾过敏原的IgE结果,竟然是0.35阴性的。
为什么明明吃完虾有症状,IgE检测却是阴性,而不是“食物过敏”呢?“组胺不耐受”又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组胺不耐受(组胺敏感)”?
由于机体未能及时有效的降解组胺就会造成组胺敏感,这样会导致组胺水平升高,并出现组胺过剩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多种来源造成的组胺过剩引起的临床症状很难与过敏症状区分,这不难理解,因为过敏反应会导致组胺释放,并由其介导了过敏的早期症状。
大约1%的人存在组胺不耐受,其中80%为中年人。由于组胺不耐受的症状多种多样且与过敏症状类似,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是过敏。真正的组胺不耐受往往被忽略,从而被漏诊。组胺敏感与食物过敏的区别
组胺敏感的出现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是剂量依赖型的,不会在食用富含组胺的食物或饮料后立刻出现,这是因为组胺要积累到一定的阈值才能引发机体反应;而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的超敏反应,产生IgE抗体对抗过敏原,再次食用致敏食物时,炎症介质会立刻释放,几乎是食物“有和无”的关系,这引起了急性起病(几分钟到数小时)的临床表现。因此,只要过敏原出现,无论多小的剂量,都会引发过敏反应;而组胺敏感是剂量相关的,吃的越多,症状越重,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出现症状。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有:皮肤(风团、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瘙痒、发红),黏膜(瘙痒、水肿、发红),头痛/偏头痛,消化道功能失调等。
“海鲜过敏”和“组胺不耐受”的区别哪些食品中富含组胺?
1.自然界食物中的组胺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随时都能将组氨酸变为组胺。如鱼的肠道中存在着产生组氨酸脱羧酶的细菌。一旦鱼死了,肠道菌群马上开始降解组织蛋白,释放组氨酸,组胺水平也随之升高。由于细菌的数量急剧增多,未去内脏的鱼中组胺的水平每20分钟就增加一倍。在鱼死亡后,肠道存留在体内的时间越长,它组织中的组胺水平就越高。此外,由于捕捞贝类后不去除内脏,它们体内会不断地产生组胺。很多人对鱼类或是贝类过敏,实际上是由于没有正确处理的鱼类、贝类产生了过高的组胺造成的。
2.加工过食品中的组胺
为了呈现更好的食物品质和风味,许多食品加工过程都依赖胺和类似的化学物质。所有的加工中需要微生物发酵的过程,都有可能使胺产生增多,尤其是组胺。所有类型的奶酪、酒精饮料、醋、发酵的蔬菜如酸菜、发酵的豆制品如酱油、熟食如各种腌制大肠,都含有大量组胺。小刘吃了大量龙虾又喝了啤酒,也可能会导致组胺过量。
3.其他食物来源的组胺
有些不存在发酵过程的食物中也含有较多组胺。如:柑橘类水果、草莓和覆盆子等莓果,番茄;很多树上结的果子如杏、樱桃、李子;还有少数的蔬菜如茄子和南瓜。
4.食品添加剂
另外一种与食物相关的组胺释放增多的原因,可能是食品添加剂和食物中类似天然化学物质导致组胺不耐受。偶氮(含氮类)食用色素如柠檬*,防腐剂如苯甲酸,和亚硫酸盐可以释放组胺,但机制不明。
总结:
吃完鱼虾蟹皮肤瘙痒、浑身难受,不一定是食物过敏,也有可能是组胺不耐受。两者引起的症状非常相似,可以从发病时间(立刻还是几小时后)和发病次数(是否每次发病)及食用剂量(吃了多少)进行简单的判断,也可以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辅助判断。
有奖竞答
上期获奖名单:
本期问题:
1、吃完虾/蟹浑身发痒起疹子疑似过敏,查过敏原一定是阳性吗?
2、如何简单判断是食物过敏还是不耐受?
留言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回答正确并得到最多点赞数的两位读者(下周公布获奖名单),将获得以下精美礼品其中一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