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朱燕中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复制链接]

1#

《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帝曰:善。”

1

名家注释

王冰注:“虫,谓皮中如虫行;纵,谓纵缓不相就。”林亿《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虫作急。”

张介宾注:“虫,《甲乙经》作急,于义为得。盖逢寒则筋挛,故急。逢热则筋弛,故纵也。”

张志聪注:“如逢吾身之阴寒,则如虫行皮肤之中;逢吾身之阳热,则筋骨并皆放纵。”

高士宗注:“如湿痹逢寒,则寒湿相薄,故生虫,虫生则痒矣。”

2

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释字:虫者,《尔雅·释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纵者,《说文解字》:“缓也。”

经文的意思是说痹证这样一类病症,遇到寒凉时就像虫子一样,立即缩起来,因此会出现疼痛的症状。遇热时筋脉就舒展松开而缓和,痛也就消失了。痛证的形成总是与寒冷相伴随,痹证除了疼痛以外还有就是麻木,也称不仁,引起麻木的原因是经络梗阻,局部失于血气濡养所致。

临床上经常听到病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疼痛局部可以热敷吗?或者冷敷?当然这是指气血瘀滞所形成的痛证,一般不是针对痹证的。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疼痛是由于寒凝经气,血脉梗阻而起,治疗当以热敷为主,一般不要冷敷。但是这里应该说明几点,第一,即使热敷也不要湿敷,因为痹证的原因是风寒湿三邪合而成痹,已经有湿邪,所以最好不要使用湿热外敷。第二,按照西医的说法,西医经常建议病人使用冷敷止痛。这种止痛方式主要用于外伤引起的局部的肿痛,或者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局部充血红肿和发生无菌性炎症的病人,在美国西医基本上都是让病人冰敷,止痛效果很好。有些病人来看中医时,中医大夫马上制止这种做法,认为或加重病情,要求病人热敷局部,可以活血祛瘀止痛,弄得病人也很矛盾,不知如何是好。

对于一般性的疼痛病人,到底是应该热敷还是冷敷呢?我认为不应该一概而论,其实冷敷临床上也很实用,例如,外伤后24小时冷敷局部可以止血。而且冷敷可以减低局部的毛细血管充血水肿,在急性期时止痛效果还是很好的。热敷最后在疼痛的慢性期,局部没有红肿热痛的时候,或者疼痛遇寒加重时使用比较好,活血化瘀止痛。对于痹证的治疗有很多方法,主要根据诊断和不同辨证的结果。五体的痹症由五脏所主,有心主脉痹,肝主筋痹,脾主肉痹,肺主皮痹,肾主骨痹5种,其病因都是由于风寒湿夹杂成痹,主要表现为局部的气血形成顽固性的瘀滞。

医院中医外科工作时,当时科里有一个血管病组,主要治疗各种下肢血管性疾病,例如,下肢的脉管炎、静脉炎等。这些病症在中医里属于血痹的范畴,《金匮要略》中有一个方子黄芪桂枝五物汤就是针对血痹证而制定的。当时我们外科的血管病组的教授制定的治疗血管病的基本方也是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的,效果非常好。有很多西医已经准备截肢的病人,经过中医治疗而免于手术截肢,而且这样的病例屡屡出现。当时对这个方子理解还不够全面,只是知道方中以黄芪补气,桂枝可以通脉,记得方中还使用了泽泻、茯苓利湿补脾,以及当归、红花等药物活血化瘀。

以前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补气活血只用黄芪,而不用党参、人参等补气药呢?最后终于在《黄帝内经》中找到答案,经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又“呼吸不止,脉动不止”。所谓的气行则血行,这个气是指肺气,作用于血脉,推动血脉运行。脉搏跳动根本的动力源于肺气,“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黄芪功擅补肺气,通过补肺气贯心脉推动血脉运行。党参等补气药与之不同,这些补脾气的药物隶属中焦脾胃,主要用于补脾气,脾气主运化水谷精微,藏营,是全身营养供应的源泉。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